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每日动态 > 2022-10-03 19:37:09 来源:

打尖还是住店什么意思(打尖还是住店)

导读 大家好,小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打尖还是住店什么意思,打尖还是住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打尖这个词,有

大家好,小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打尖还是住店什么意思,打尖还是住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打尖这个词,有好几层含义。

2、在不少古装影视剧中,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,即客栈小二满脸堆笑的对客人说,“客官,您是打尖呢还是住店呢?"这里面,小二所说的“住店”,基本上所有人都能理解,那就是投宿、住宿的意思,而其中的“打尖”,又是什么意思呢?结合前后语句,同时根据古代客栈所能提供的服务,我们大致可以猜出来,这个所谓的“打尖”,是指吃饭的意思。

3、但这就有一个问题,既然是吃饭,为何不直接说吃饭,而是用“打尖”这么一个怪异的词语呢?实际上,打尖并不仅仅是指吃饭,而是还包括另外几种意思。

4、打尖一词,在明清时期的小说中十分常见。

5、比如,在清代文人李汝珍所著的长篇小说《镜花缘》的里面,就有”打尖“这个词语的出现和应用。

6、从《镜花缘》里的这段话,就可以看出,打尖和住宿,是古代客栈所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,住宿什么意思自不必说,而打尖是什么意思呢?这个问题,古人早已做出了解释,另一个清代文人福格,在他所著的《听雨丛谈》中,首次对这个词语做了详细解读。

7、按照福格的说法,所谓打尖,是指人们在旅途过程中,于中午时分,找一个饭馆吃饭,这称之为“打尖”。

8、至于为何把好好地吃饭,叫“打尖”,福格也有相关解读,他认为,打尖一词,应该是在“打火”这个词语的基础上演变而来。

9、早在宋元时期,不管是民间还是当时的文学作品里,都将吃饭称之为“打火”,之所以这么叫,是因为在古代没有什么先进的点火工具,人们点火大多是利用火镰和打火石这两样工具。

10、所谓火镰,就是一块片状的金属片,而火石一般是指燧石,部分没有燧石的地方,也会用鹅卵石这样坚硬的石头替代。

11、而火镰和火石又是如何生火的呢?道理很简单,就是利用火镰来回敲打火石,以便让其产生火星,而火星落在提前准备好的火绒上后,就会生出火苗。

12、这样,火便生起来了,有火就能做饭,有饭就能吃,因此,将整个生火的过程,简略成“打火”二字,就是代表做饭、吃饭的意思。

13、用一个简略词语来代指一件复杂的事情,是古代乃至现代的人们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情,比如我们农村常说的“下地”一词,其实就是去庄稼地里干活,类似的还有工地上所说的“垒砖”,说白了 就是指盖房子。

14、因此,用“打火”代表做饭和吃饭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
15、而“打火”之所以演变成“打尖”,是源于古人们对火这种东西亦恭亦讳的纠结态度。

16、我们都知道,人类文明的进步,与火的发现和运用,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,正是人类懂得了如何运用火,才会让人类的生存得到了极大的保证。

17、钻木取火,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好例子。

18、但在对火的运用愈加纯熟的同时,人类也发现了火这种东西所能带来的极大破坏,一个小小的火星就可能会引起一场巨大的灾难。

19、因此,人类在享受火所带来的好处同时,也在十分谨慎的防备着火,比如早在商周时期,就对随意丢弃没有燃尽的木炭这种行为制定了罪名。

20、包括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,也会经常看到更夫在深夜里来回巡视时,嘴里喊着“天干物燥,小心火烛”之类的话。

21、这一切,都是古人们对火防范的若干措施,而在防范火的同时,古人们为了避免遭受火灾,就会刻意不去提“火”这个字眼。

22、比如,“失火”不叫“失火”,而叫“走水”,或者是“失慎”,这个叫法,时至今日还在使用。

23、因此,在避讳“火”这个字的前提下,古人们就把“打火”中的“火”字,用“尖”字来替代,也就是“打尖”。

24、所以,客栈小二所说的“打尖”,就是询问来客是不是要吃饭。

25、当然,这仅仅是福格的一个猜测,是他个人的看法,除了他这个看法外,“打尖”一词,还有另外一个含义。

26、在名著《疏证·释词·释言五》里,对打尖这个词,解释是另一个意思。

27、这里的打尖,是指行人在旅途中,暂时歇息的意思,基于这种说法,那么客栈小二所问的“打尖还是住店”,就可以解释为是暂歇还是长住。

28、这就像我们现代人在去一家带有住宿的酒店时,服务人员询问我们是住钟点房还是住长包房一样,钟点房即打尖,为那些需要暂时歇息的人所提供,而需要过夜或者多住几天的,就要开长包房。

29、此外,在《广雅·释诂三》中,对解释为暂歇的“打尖”,还多增加了一层“小休而饮食”的含义。

30、所谓“小休而饮食”,是说古人在“打尖”的过程中,顺带在客栈饮食,但这个饮食并非是正餐,而是不限时辰的补充点食物,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“随便垫垫肚子”的意思。

31、之所以会这样说,是因为古人外出远行十分不易,不像我们现代有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,而是大多依靠脚力或者畜力,再加上古代各种生活设施没有现代方便,因此,在赶路的过程中,经常会出现因为赶路而错过饭点的事情。

32、而在错过饭点后,好不容易遇到一家客栈,饥肠辘辘的旅人自然会想吃点东西果腹,但由于不是饭点,客栈里也就不会准备有正餐,有的也只是一些小吃或者简单的饭菜。

33、但有总比没有好,旅人们就会在这间客栈做短暂的休息的同时,顺便吃点简餐,以便更好的赶接下来的路。

34、因此,这里的“打尖”,是客栈伙计询问旅人是不是吃点东西并暂时休息的意思。

35、基于这种说法,就有学者认为,“打尖”原应为“打间”,这个间就是指间隔的意思,在旅途的间隔中休息吃饭,称之为“打间”,但可能是在口语传播的过程中,人们把“间”念成了带有儿化音的“尖儿”,因此,就会被后人习惯性叫为“打尖”。

36、除了上述几种说法之外,还有一个比较小众的说法,这个说法与明初的山西洪洞县大移民有关。

37、元末明初,由于常年遭受战乱,再加上瘟疫、自然灾害等,导致当时的中原地区极其荒凉,据史料记载,中原多地均出现了“人力不至,久致荒芜,积骸成丘,居民鲜少”的惨状,鉴于此,同时也为了快速恢复生产,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。

38、这个措施核心十分简单,就是把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,而当时的山西,正是人多田少之地。

39、因此,在洪武三年,一场轰轰烈烈的“大移民"迁徙就开始了。

40、而在迁徙的过程中,人们习惯性的一个装束,就是在肩膀上搭一条布袋,布袋里装的有吃食等物品,一头在胸前,一头在背后。

41、而当他们走进客栈吃饭时,店小二就帮他们把搭在肩上的布袋拿下来,等这些客人吃完继续赶路时,店小二还会客气的帮客人把布袋搭在肩膀上,久而久之,店小二就把接待那些只吃饭不住宿的客人,叫成了“搭肩”。

42、而打尖,就是“搭肩”的谐音,其意思代指那些只吃饭不投宿的客人。

43、另外,打尖一词还有打发舌尖的解释,即满足舌尖之欲,意思就是饱餐一顿或者是吃点好的,这和“打牙祭”一词有类似的含义,都是享受美食的意思。

44、那么,打尖这个词,究竟哪一个含义才算是最准确的呢?在我看来,“打尖”意同“打间”这个说法,是比较接近于最准确的。

45、打尖这个词,因为其中有“打”,所以可以定性为是一个动词,既然是动词,那么就代表了几个或者是一系列的动作。

46、而一个旅人在进入客栈后,所需求的无非是两件事,一是住,二是吃。

47、住,即住店,这个不必再多做表述,而吃,就需要客栈进行一系列动作,什么动作呢?比如点火,比如烧水。

48、作为一个客栈,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需要重新点火为客人做饭烧水呢?必然是在没什么客流的情况下。

49、如果客流很大,比如正值饭点,那么厨房的火肯定是烧着的,这样才能随时随地进行做饭,同时,如果是饭点,那就直接会问客人吃点什么,而不是问“打尖”了。

50、因此,说“打尖”这个词的时候,大概率是在非饭店的时间,可能是上午到中午,也可能是下午到晚上这样的时间段里。

51、也只有在这个时间段,才会重新把火点上(或者是把火烧旺),来为客人做饭。

52、也正是因为这样,我们就可以断定,此时的客人极有可能是那些忙于赶路,随便吃点垫一垫就走的客人。

53、这样的客人,在这个时候进客栈,要的就是短暂的休息和补充食物,在此之后,他们还会继续踏上路途。

54、因此,休息吃饭的过程,是他们旅途的一个短暂停顿,也就是前文所说的“间隔”。

55、既然是间隔,那么客栈伙计所说的“打尖”,其实就是“打间”,意思就是问客人,是不是仅仅吃个饭,歇一会就走。

56、而“打间”与“打尖”是字不同却音同,人们在长时间的口耳相传时,就会逐渐把“打间”念成了“打尖”。

57、综上,客栈小二说“打尖还是住店”,其实就是询问客人的需求,如果是“打尖”,那就带到大厅就餐,如果是“住店”,那就领进客房,仅此而已。

58、没有特别的含义,就是店小二问路过的客人要不要留下吃个饭,休息一下再走。

59、古语“打尖”的也是就是吃饭,“打尖”打发舌尖的意思,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