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每日动态 > 2022-10-09 00:22:11 来源:

沙弥尼是什么意思(沙弥)

导读 大家好,小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沙弥尼是什么意思,沙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沙弥是指年龄在七岁以上,未

大家好,小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沙弥尼是什么意思,沙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沙弥是指年龄在七岁以上,未满二十岁时出家的男子,而比丘则指满二十岁,受了具足戒的男子称作比丘(俗称和尚)所谓沙弥,俗称“小和尚”,原语可能出自龟兹语的 samane 或 sammir,或于阗语的 ssamana。

2、意译为求寂、息慈、勤策,即止恶行慈,觅求圆寂的意思。

3、在佛教僧团中,指已受十戒,未受具足戒,年龄在七岁以上,未满二十岁时出家的男子。

4、在佛教僧团中,首位沙弥为罗侯罗。

5、人若想成沙弥,需受十戒。

6、凡小孩出家,叫做沙弥。

7、人若过了七十岁,便不准受具足戒,祗能受沙弥戒,做沙弥,而不能正式成为比丘。

8、比丘: 巴利文:Bhikkhu, 梵文: Bhik u,又作比呼。

9、意译乞士(乞食)、董士、破烦恼(破恶)、除馑、净命。

10、满二十岁,受了具足戒的男子称作比丘(俗称和尚)。

11、比丘需守二五六条戒律。

12、然而和尚一词在佛教中实际不是每个受具足戒,乃至出家的人可以称呼的。

13、经云:和尚如父,阿奢黎为母。

14、和尚翻译成亲教师,一般只有寺院的住持才能叫和尚。

15、相对应的女子称为比丘尼。

16、沙弥是比丘的接班人,式叉摩娜(学法女)是比丘尼的接班人。

17、扩展资料沙弥(尼)十戒即:1.不杀生;2.不偷盗;3.不淫;4.不妄语;5.不饮酒;6.不着花鬘好香涂身;7.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;8.不坐卧高广大床;9.不非时食;10.不捉持金银宝物。

18、前九戒与八关斋戒相同,唯第十戒,乃因佛陀深知金银货币易增长贪心,易与人争利,最后成为财富的奴隶,终为钱财所束缚。

19、这是为了破除贪心而制定的戒条。

20、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比丘 百度百科-沙弥佛家说的“沙弥”/“比丘” 区别主要是:年龄不同沙弥是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。

21、比丘指年满二十岁的男子。

22、2、受戒情况不同。

23、沙弥需受十戒,比丘指受过具足戒。

24、沙弥: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,俗称‘小和尚’。

25、人若想成沙弥,需受十戒。

26、凡小孩出家,叫做沙弥。

27、再者,人若过了七十岁,便不准受具足戒,祗能受沙弥戒,做沙弥,而不能正式成为比丘。

28、比丘,梵语bhiksu的音译,一般意译为“乞士”,俗称“和尚”。

29、佛家指年满二十岁,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。

30、扩展资料:所谓沙弥,俗称“小和尚”,原语可能出自龟兹语的 samane 或 sammir,或于阗语的 ssamana。

31、意译为求寂、息慈、勤策,即止恶行慈,觅求圆寂的意思。

32、《摩诃僧祇律》及《四分律行事钞》以年龄区别沙弥(尼)为三种:(一) 驱乌沙弥(尼):年龄在七至十三岁之间,尚无法担负其它任务,但已具有守护谷麦,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。

33、(二) 应法沙弥(尼):年龄在十四至十九岁之间,已可堪任服役,与法相应,五年中受师调练后,即可进入比丘(尼)位。

34、(三) 名字沙弥(尼):年龄已超过二十岁,然尚未受具足戒,仍为沙弥(尼)者。

35、不论何种沙弥(尼),必须受持十戒,方能正式称为沙弥(尼)。

36、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沙弥  百度百科-比丘佛教徒有四众之分,就是出家男女二众,在家男女二众。

37、出家男众名为‘比丘’,出家女众名为‘比丘尼’。

38、比丘是梵语(印度古典语),义即乞食,言其乞食以自生活;又有怖魔、破恶,净命等义。

39、尼是梵语中女声。

40、俗称比丘为‘僧人’。

41、僧是梵语‘僧伽’之略,义为众,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(旧译作四比丘以上)。

42、出家制度并不是佛教特有的,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规定。

43、其出家者统称为‘沙门’(旧称‘桑门’),义为止息一切恶行。

44、印度其他教派既未传入中国,于是沙门也就成为出家佛教徒的专用名称了。

45、世俗也称比丘为‘和尚’。

46、和尚是印度的俗语,若用梵文典语则是‘邬波驮那’,义为亲教师,与习俗所称师传相同。

47、世俗又称比丘中的知识分子为‘法师’,意谓讲说经法的师傅。

48、其中比丘,沙门二词多用于文字;僧人,和尚多用于口语。

49、至于彼此称呼,对一般僧人则称某某师,对上层人士称某某法师,对寺院住持称某某和尚。

50、蒙藏地区称僧人为喇嘛,相当于汉族地区所称和尚,也是师傅的意思。

51、俗称比丘尼为‘尼姑’。

52、尼是比丘尼之略,姑是汉语。

53、世俗也称比丘为‘大僧’,而称比丘尼为‘二僧’;或称比丘为‘首堂’,而称比丘尼为‘二堂’。

54、这些称呼都不见于经论,只是流行于民间而已。

55、在家男众称为‘优婆塞’;在家女众称为‘优婆夷’。

56、优婆塞是梵语,义为清信士,又作近事男,言其亲近奉事三宝。

57、优婆夷义为清信女或近事女。

58、俗称在家佛教徒为‘居士’,这是梵语‘迦罗越’的义译,原指多财富乐的人士,就是居积财货之士,转而为居家修道之士的称呼。

59、佛教信徒愿求出离家庭、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手续的。

60、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,中国从汉唐到现在,由于地理和时代的不同,出家的程序,各有所不同。

61、按照佛教戒律规定,佛教信徒要求出家,可以到寺院中向一位比丘请求作为自己的‘依止师’。

62、这位比丘要向全寺僧侣说明情由,徵求金体意见,取得一致同意后,方可收留此人为弟子,为之剃除须发,并为之授沙弥戒(沙弥戒有十条),此人便成为‘沙弥’。

63、沙弥是梵语,义为勤策男,言其当勤受比丘的策励;又有息慈之义,谓当息恶行慈。

64、沙弥最小的年龄是七岁,依止师对弟子负有教育和赡养的责任。

65、俟其年满二十岁时,经过僧侣的同意,召集十位大德长老,共同为之授比丘戒(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),此人便成为比丘。

66、受比丘戒满五年后,方可以离开依止师,自己单独修道,游行各地,居住各寺院中。

67、在印度没有度牒、僧籍或寺籍制度。

68、沙弥戒和比丘戒都是个别人单独受,不得集体同受。

69、比丘戒最多许三人同时受,至于女子出家同样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,受沙弥尼戒(沙弥尼戒也是十条)。

70、至年满十八岁时,受式叉摩那戒(式叉摩那戒有六戒),成为‘式叉摩那尼’,义为学法女。

71、经两年后,至年满二十岁,先从比丘尼、后从比丘受比丘尼戒(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条)。

72、这叫做二部受戒,成为比丘尼。

73、当大乘佛教在印度盛行以后,修大乘法的比丘可以根据自愿,从师受菩萨戒,但不是必须受的。

74、佛法传入中国汉族地区以后,唐宋时代,出家者先要到寺院中作‘行者’,服各项劳役,垂发而不剃发,可以从师受沙弥戒。

75、等政府规定度僧的时日来到,经过政府的甄别,或经过考试及格,得到许可,给与度牒,并指定僧籍隶属于某寺院,然后方取得僧人的资格,可以剃度为僧。

76、此后再等机会前往政府许可传戒的寺院中受比丘戒,授戒师也由政府指定。

77、凡是不经政府许可、未得度牒而私自剃发的僧尼,没有寺籍,名为私度,要受到惩罚。

78、到了宋初,年满二十方得受比丘戒的规定被忽视了。

79、常有七八岁的人便受比丘戒。

80、至于菩萨戒仍是随比丘的自愿,可以随时从师受,或者不受。

81、这种程序到了元代完全废弛了。

82、明末开始规定‘三坛同受’的制度。

83、出家的人先到寺院中请求一位比丘为‘剃度师’,为己剃发而不受任何戒。

84、剃度师的僧籍属于何寺院,自己的僧籍也同属于这个寺院,为寺院的下一代。

85、一般僧籍只属于子孙寺院(俗称小庙),而丛林寺院是不开僧籍的。

86、遇到某一丛林寺院公开传戒时(小庙是不许可传戒的),前往该寺,在若干时日中先后受沙弥戒、比丘戒、菩萨戒,同时领取政府的度牒,而僧籍却不由政府指定了。

87、到乾隆时废止了度牒,便只由传戒的寺院发给戒牒而已。

88、现在蒙藏地区出家的程序,一般还是实行接近佛陀时代的比较原始的办法,也没有度牒和僧籍的问题。

89、在家人信仰佛教,愿意成为正式的在家佛教徒――优婆塞、优婆夷也要经过一定手续。

90、在家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是受持三归,就是归依佛、归依法、归依僧。

91、归依是投靠的意思。

92、言其以自己的身心性命投靠于佛法僧,依佛法僧的教导行持。

93、这里所谓归依佛,不是归依的生身,而是归依佛的道德品质;所谓归依法,就是归依趣向涅盘的方法;所谓归依僧,应是归依佛所教导的大菩萨、大阿罗汉等。

94、受持三归,要经过一定的仪式,即请一位法师依照《三归仪轨》为自己说明三归的意义。

95、自己表示从此以后,尽自己的一生归依三宝。

96、如是便成为优婆塞、优婆夷。

97、与受三归同时,或若干时以后,可以进而从师受五戒,其仪式也是请一位法师依照授五戒仪轨为已教导,自己表示一一遵守,便成为五戒优婆塞、优婆夷。

98、随著自己修学的进步,到一定程度,可以进而从师受菩萨戒,也是要请一位法师依照授菩萨戒仪轨为己教导,自己一一遵守,便成为菩萨戒优婆塞、优婆夷。

99、受持三归主要是归依佛法僧,请师只是为了证明。

100、如果认为请某法师为自己说明归戒,便是归依某法师了,那就有失归依三宝的真实意义。

101、出家佛教徒和在家佛教徒在外表上,除比丘要剃除须发外,在衣服上也有所分别。

102、比丘应蓄的衣服,根据佛教原始的规定,只有三衣,总名为‘袈裟 ’。

103、其中一件是‘五衣’,是由五条布缝缀而成的衬衣;一件是‘七衣’,是由七条布缝缀成的上衣(平时穿着的);一件是‘祖衣’,是由九条以至二十五条布缝缀成的大衣(遇有礼仪或出外时着穿的)。

104、每一条布又要由一长一短(五衣)、二长一短(七衣)或三长一短(大衣)的布块所合成。

105、这种式样叫做‘田相’,言其如同田地畦陇的形状,表示僧众可为众生的福田。

106、但在中国寒冷地带,只穿三衣是不够的,如是在袈裟以下穿着圆领方袍的俗服。

107、其后时代变迁,俗人的衣服改变了式样,而僧人始终保持原样;如是圆领方袍便成为僧服的特型了。

108、在家佛教徒在平时只穿着俗服,在拜佛时可以穿着五条布缝缀成的‘缦衣’,言其通缦无有田相。

109、所以缦衣的每条不许用一长一短合成。

110、沙弥和沙弥尼也只许穿着缦衣而不许穿着割截成的袈裟。

111、佛教徒中比丘、比丘尼是独身修道的,必须清心寡欲。

112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113、因此佛教制定受比丘戒之前要有许多质问,凡是不合条件的人,是不允许受比丘戒的。

114、例如:父母未曾允许,身有负债,身有痼疾或精神病,现任官吏及曾为比丘而违犯四根本戒等等,凡有十三难、十六遮。

115、至于受比丘戒以后,又厌倦出家的清苦生活,愿意还俗,却是极其容易的,只要对任何一人声明,自己愿意舍戒,便可以放弃比丘身分,改变独身的生活。

116、如若不舍戒,不放弃比丘身分,却私自违反戒条,这叫作‘破戒’,是不允许的。

117、其他比丘可以检举,经过僧侣集会评判,要受到一定的惩罚。

118、受五戒的在家居士也可以根据自愿,随时对任何一人声明,放弃优婆塞、优婆夷身分。

119、唯有菩萨戒是只有受戒,或者破戒,而没有舍戒之说。

120、沙弥是没受戒的,比丘是受过戒的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