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综合 > 2020-11-13 08:41:58 来源:

救命稻草健康险能否重现指数高增长奇迹

导读 2020年,是保险业艰难又充满机遇的一年,健康险的崛起让传统险企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。与健康险井喷式增长相呼应的是,健康险科技也呈现了良

2020年,是保险业艰难又充满机遇的一年,健康险的崛起让传统险企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。与健康险井喷式增长相呼应的是,健康险科技也呈现了良好的势头。业界在看好健康险未来发展的同时,也都在期待健康险科技能够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。

但与过去传统保险只重视“营销”不同,健康险的核心是为用户的健康做保障,因此也特别考验其风控与创新能力,以及长期可持续的经营能力。近20年的保险大调查数据显示,在中国,健康险的需求量始终排在各类保险之首。可见,健康险需求从来不是问题,市场上大多把健康险科技解读成首要功能是解决健康险“引流”问题,则是一个彻底的“伪命题”。这恰似菜场的买菜阿姨们,永远希望菜场再往台面上多倒几箩筐菜,然后从中挑选几个自认为最好的,即所谓的“获取第一批优质用户”。殊不知,在健康险的市场,唯有做好了风控,才能让人人都迫切需要的健康险,成为人人都会持续购买的健康险,并且人人都能成为优质用户。

破—— “救命稻草”健康险,切忌走上快速变现的“歪路”

中国的保险公司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把快速变现和高增长放在首位,直接导致保险产品长期被大众认知为等同于理财产品,保险行业整体的方向越来越偏离正轨。须知,虽然线性高增长几乎不存在,但是“对数高增长”还是“指数高增长”是有天壤之别的。这是短期高增长和长期高增长的选择。

而在中国需求量始终排在首位的健康险,则由于长期以来投资型寿险化产品红利的存在+健康险风控技术缺乏,致使健康险供给侧严重不足,需求最大的健康险也成为了最难做的健康险,且长期与各种高增长都不沾边。

为何近两年健康险成为了保险业内的“香饽饽”?尤其在疫情的加持之下。业界有很多声音把其归因于“引流”带来的效果,但需求量已经持续20年排在第一位的健康险,又何须特别“引流”?我们看到的新闻往往是“普惠型医疗保险火了!25元一年保55万!大势所趋”、“百万医疗险破冰!保险期间内保证续保,69万人抢购一款产品”,这其中传递出的信号本质上是——健康险需求从来不是问题。每上市一款健康险产品,都会遭遇“哄抢”,而哄抢的背后基本与“引流”没有任何关系,只与险企敢不敢做“健康险”有关系。那为何险企突然敢做健康险了?分析过后有如下原因:

1、资产端恶化。全球利率低迷、大类资产回报率持续走低,生产性投资从增速放缓到萎缩,“利差”不再好赚。原本保费是最“便宜”的资金来源,但由于找不到高额投资回报渠道,变成了最“不敢”收的钱。

2、监管端更严。2018年,国务院将银监会与保监会合并,这释放出一个很强烈的信号:保险只能姓“保”,要与理财进行剥离。银监会与保监会的合并看似是银行保险变一家,实则是共同监管,让职责与功能分割更明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