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综合 > 2022-09-09 22:06:14 来源:
郑义门观后感500字(郑义门观后感)
大家好,小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郑义门观后感500字,郑义门观后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这是一抹恬静而灵秀的风景。
2、春的红,夏的绿,潜藏着清幽的香,按捺不住地流淌。
3、白的墙,灰的瓦,青的路,拱的桥,精致着和风中的江南。
4、 这是一道猜测不息的谜题。
5、寻常百姓,被当朝皇帝亲自赐封为“江南第一家”;普通人家,却留下无数惊绝动人的传奇佳话。
6、 这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影响。
7、孝的高洁,义的醇美,自打从那户郑姓人家飘然而出,便从未离开过这片民风淳朴的土地,至今依然在浦江县那幽远的小镇里口耳相传…… 这,就是名冠天下的“郑义门”。
8、 深远的郑义门,以独特的家仪著称于世。
9、所谓“义生然后礼作,礼作然后万物安”,因为礼仪,德义之花开始了愈加优雅淡定的绽放。
10、 抚摸着那口悬挂在孝友堂左侧的大钟,耳边仿佛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。
11、那是当年郑义门每天都会响起的钟声。
12、透过这历史深处传来的钟声,郑氏家族几百年前生活的场景在眼前依稀清亮起来。
13、 那是每逢初一、十五的早晨,天刚蒙蒙亮,郑家祠堂的大钟就会“当——当——当”地响了起来。
14、刹时,悠远的钟声传遍了整个村庄。
15、二十四声之后,人们衣着停当。
16、钟声很快又是连续四下,于是各房之中便齐齐传出了汲水盥洗之声。
17、 不多时,铜钟再次击起。
18、八响之后,千百人迎着钟声,按着长幼男女,排队进入了村子的最中心——宗祠。
19、 宗祠的有序堂上,家长早已正襟危坐。
20、族人们男左女右,分别伫立堂下。
21、这时,座中站起一个十多岁的童子,出列来到堂上,朗声背诵族中世代相传的祖训: “听、听、听,凡为子者必孝其亲,为妻者必敬其夫,为兄者必爱其弟,为弟者必恭其兄。
22、” “听、听、听,不要徇私情以妨害同居的大义,不要怠慢懒而荒废你的事情,不要放纵奢侈受到上天的惩罚,不要横生是非而扰乱家门的清静,不要沉溺酒色而乱了你的本性。
23、念念不忘祖先的训诫,关系到家族事业的兴盛。
24、言之再三,尔宜深戒。
25、听、听、听!”。
26、 诵毕训诫,众人起身,向家长一揖,复分左右,会揖而退。
27、 浦江郑氏,就在这井然的钟声里有序地生活了几百年;浦江郑氏,就是通过这种严格而周备的礼仪,经世不息地教化自己的子孙,让忠孝礼义廉耻深深地印入每个人的脑海,潜进每个人的思想底层;浦江郑氏,就是这样诠释了一个平凡的社会单元对于大同社会的理解,为后人树起一个廉洁德治的典范。
28、 郑义门,一个遥远的故事,那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历经三百多年的岁月沧桑,终于悄然隐退,藏入历史苍茫的暮霭。
29、然而,它的存在,在中华家族发展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。
30、“家”,始终是中华民族心理积淀中最难释的情结,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发展流变的一方坐标。
31、毋庸置疑,郑义门在这方坐标中走出了一段醒目的轨迹。
32、它的治家、教子、修身、处世的族训,以及极具特色的礼仪教化,映射着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历程,表达着儒家礼仪美德治家的功能样态。
33、郑义门几百年来凝聚而出的优秀文化,并没有随着光阴的流逝而淹灭,它依然活跃在当今郑氏后裔的基因里,流淌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中。
34、如今,人们在这里寻古探幽,思索感悟,汲取精神养分,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