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综合 > 2023-08-14 08:32:08 来源:

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作者是(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)

导读 大家好,我是小夏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作者是,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...

大家好,我是小夏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作者是,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出自于《六祖坛经》。 

2、菩提本无树:菩提是觉道,不是真有什么树。若有树,那菩提就变成物,而有所执著。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,若说觉悟了,但觉悟其实它是无形无相的。

3、明镜亦非台:虽说心如明镜台,其实根本没有个台,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,所谓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,哪有还要有个台。

4、本来无一物:本来什么都没有,即没有一个样子,也没有一个图,或一个形相,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。

5、何处惹尘埃:既然什么都没有,尘埃也无从生出了。就是无所住也。

6、这是一种出世的态度,主要意思是,世上本来就是空的,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,心本来就是空的话,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,任何事物从心而过,不留痕迹。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,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,就是所谓的开悟了。

7、扩展资料:

8、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

9、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,于市卖柴为生。及闻一客诵《金刚经》而心有所悟,遂赴五祖处学法。

10、一日,五祖唤诸门人总来:“吾向汝说,世人生死事大,汝等终日只求福田,不求出离生死苦海,自性若迷,福何可救?汝等各去自看智慧,取自本心般若之性,各作一偈,来呈吾看。若悟大意,付汝衣法,为第六代祖。”

11、众人只等神秀作偈,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:

12、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

13、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,尽诵此偈。但亲告神秀曰:“汝作此偈,未见本性,只到门外,未入门内。如此见解,觅无上菩提,了不可得。”

14、惠能虽不识字,一闻此偈,便知未见本性。托人亦书一偈曰:

15、一众皆惊。五祖将鞋擦了偈,曰:“亦未见性。”

16、次日祖潜至碓坊,以杖击碓三下而去。惠能遂三鼓入室,五祖以袈裟遮围,不令人见,为说《金刚经》。至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惠能言下大悟,一切万法,不离自性。

17、遂启祖言: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;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。”

18、三更受法,人尽不知,便传顿教及衣钵。

19、以上就是中国禅宗历史上最有名的公案。至今仍有许多争论。下面我们看看王骧陆大居士的评语:

20、五祖云:汝等终日只求福田,福何可救?昔读此文,不觉通体汗下。求福田与了生死,二事相对,正在生死关头,一进一出,失足成千古恨矣。令作一偈者,盖已预知必有争端,不几明说后来衣钵之争矣,可痛心也。

21、身是菩提树四句,的是未见性人语,的是死用功人语,诸仁当知其病已偏重在尘埃上,以为破尽无明自然成佛,不知弃本就末,颠倒错乱,越拂拭幻尘越多,越无办法,何也?

22、彼认无明为镜面实有尘垢,不知为镜中幻影也。即便不认有尘垢,尚执有一幻镜也,既不识本性,亦未见幻心也,充其量,免堕恶道而已,终不能了生死也,故在门外。

23、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菩提偈
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