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要闻 > 2023-08-21 10:56:28 来源:
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典故(有眼不识金镶玉)
导读 大家好,我是小夏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典故,有眼不识金镶玉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“有眼不...
大家好,我是小夏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典故,有眼不识金镶玉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“有眼不识荆山玉”这句俗语典出《韩非子·和氏》
2、《韩非子·和氏》
3、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,奉而献之厉王。厉王使玉人相之,玉人曰:“石也。”王以和为诳,而刖其左足。及厉王薨,武王即位。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。武王使玉人相之,又曰:“石也。”王又以和为诳,而刖其右足。武王薨,文王即位。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,三日三夜,泪尽而继之以血。王闻之,使人问其故,曰:“天下之刖者多矣,子奚哭之悲也?”和曰:“吾非悲刖也,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,贞士而名之以诳,此吾所以悲也。”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,遂命曰:“和氏之璧。”
4、因和氏璧出自荆山,故后人又称之为“荆山玉”,如三国曹植《与杨祖德书》 中即有句云:“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”
5、 由于卞和献玉的故事在后世留传很广,“有眼不识荆山玉”也就随故事的流传而成为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典故。如《金瓶梅》第二十一回:“我西门庆一时昏昧,不知你之良言,辜负你之好意,正是“有眼不识荆山玉”,拿着顽石一样看。”
6、 至明代以后,或许是因为人们觉得“荆山玉”之说不够通俗、其所牵涉的典故也不是人人都能说得清楚的缘故,这一俗语中的“荆山玉”一词在口语中渐渐地被发音相近的“金镶玉”所代替,“有眼不识金镶玉”一语就这样在民间以讹传讹地流传开来。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