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动态 > 2023-08-23 18:33:04 来源:
郑板桥竹子诗句最出名一首诗(郑板桥竹子诗)
大家好,我是小华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郑板桥竹子诗句最出名一首诗,郑板桥竹子诗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郑板桥简介附上郑燮(音xie,四声),清代著名画家。
2、字克柔,号板桥,也称郑板桥。
3、乾隆时进士,曾任潍县县令,书画史。
4、江苏兴化人,应科举为康熙秀才,雍正十年举人,乾隆元年(1736)进士。
5、官山东范县、潍县知县,有政声“以岁饥为民请赈,忤大吏,遂乞病归。
6、”作官前后,均居扬州, 以书画营生。
7、工诗、词,善书、画。
8、诗词不屑作熟语。
9、画擅花卉木石,尤长兰竹。
10、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,藉草书中之中竖,长撇运之,多不乱,少不疏,脱尽时习,秀劲绝伦。
11、书亦有别致,隶、楷参半,自称“六分半书”。
12、间亦以画法行之。
13、印章笔力朴古逼文、何。
14、为人疏放不羁,以进士选县令,日事诗酒,及调潍县,因岁饥为民请赈,忤大吏,罢归,居扬州,声誉大著。
15、恣情山水,与骚人、野衲作醉乡游。
16、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、僧壁,随手题句,观者叹绝。
17、著有板桥全集,手书刻之。
18、所作卖画润格,传颂一时。
19、为“扬州八怪”之一,其诗、书、画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竹。
20、郑燮一生画竹最多,次则兰、石,但也画松画菊,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。
21、生于1693.11.22,卒于1765.1.22。
22、享年七十三岁。
23、清代的郑板桥,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,“扬州八怪”的主要代表,以三绝“诗书画”闻名于世的书画家、文学家。
24、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“读书、教书”、卖画扬州、“中举人、进士”及宦游、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。
25、 一、读书、教书 郑燮(1693--1766年)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江苏兴化人。
26、祖籍苏州。
27、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 至汪头,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。
28、父亲郑之本,字立庵,号梦阳,廪生, 郑板桥故居 品学兼优,家居授徒,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。
29、郑板桥辞官回家,“一肩明月,两袖清风”,惟携黄狗一条,兰花一盆。
30、一夜,天冷,月黑,风大,雨密,板桥辗转不眠,适有小偷光顾。
31、他想:如高声呼喊,万一小偷动手,自己无力对付,佯装熟睡,任他拿取,又不甘心。
32、略一思考,翻身朝里,低声吟道: “细雨蒙蒙夜沉沉,梁上君子进我门。
33、”此时,小偷已近床边,闻声暗惊。
34、继又闻:“腹内诗书存千卷,床头金银无半文。
35、”小偷心想:不偷也罢。
36、转身出门,又听里面说:“出门休惊黄尾犬。
37、”小偷想,既有恶犬,何不逾墙而出。
38、正欲上墙,又闻:“越墙莫损兰花盆。
39、”小偷一看,墙头果有兰花一盆,乃细心避开,足方着地,屋里又传出:“天寒不及披衣送,趁着月黑赶豪门。
40、” 竹石 清·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,写出此君半面,不须日报平安,高节清风曾见。
41、 竹石 清·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;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42、 五、再次卖画扬州 民于顺处皆成子,官到闲时更读书”。
43、官潍七年,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,吏治文名,为时所重”。
44、 板桥居官十年,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,立功天地,字养生民”的抱负难以实现,归田之意与日俱增。
45、1753年,郑板桥六十一岁,以为 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。
46、去潍之时,百姓遮道挽留,家家画像以祀,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。
47、 去官以后,板桥卖画为生,往来于扬州、兴化之间,与同道书画往来,诗酒唱和。
48、1754年,郑板桥游杭州。
49、复过钱塘,至会稽,探禹穴,游兰 亭,往来山阴道上。
50、1757年,六十五岁,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,并结识了袁枚,互以诗句赠答。
51、这段时期,板桥所作书画作品 极多,流传极广。
52、 1766年1月22日(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)板桥卒,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,享年七十三岁。
53、板桥二子均早卒,以堂第郑墨之子鄣田嗣。
54、 画 郑板桥善画竹、兰、石、松、菊等,而以体貌疏朗、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。
55、他主张不泥古法,师法自然,极工而后能写意”。
56、他提出了眼中之竹”、 胸中之竹”、手中之竹”的绘画三阶段说,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,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”,收到了多不乱,少 不疏,脱尽时习,秀劲绝伦”的艺术效果。
57、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,形神兼备。
58、意在笔先”趣在法外”。
59、板桥画兰,多为山野之兰,以重墨草书之笔,尽写 兰之烂漫天性。
60、板桥画石,骨法用笔,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,有时配以兰竹,极为协调统一。
61、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,广大知识分子, 劳动人民视为珍宝,不惜重金争购,广为流传。
62、 郑板桥画扇 相传,清朝的郑板桥在晚年时,曾在潍县当县令。
63、秋季的一天,他微服赶集,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扇子发呆。
64、郑板桥赶上去,拿起一把扇子看,只见扇面素白如雪,无字无画,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,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。
65、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,决定帮助她。
66、于是,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、墨、砚台,挥笔泼墨。
67、只见冉冉青竹、吐香幽兰、傲霜秋菊、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,又配上诗行款式,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。
68、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,不一会儿功夫,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 。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